编辑/小风股票配资交流平台
前言
“招生就一句话,我们没早八!”
高考填志愿就像拆盲盒,有人拆出来的是惊喜,有人拆出来的是惊吓, 黑龙江有个姑娘,这次就收到了一个跨越半个中国的大“惊喜”——她被新疆的塔里木大学录取了。
当手机上出现“塔里木大学”这几个字时,她整个人都愣住了,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,抱着手机哭得一塌糊涂。
展开剩余86%对她和家里人来说,这个录取压力可不小,原因很简单,从东北的家到新疆阿拉尔,要走五千多公里, 以后上大学,离家太远,回趟家都很难。
如果坐火车那得61个小时,可以拍一期“铁屁股挑战”了。
五千公里的录取通知书
黑龙江一个普通的姑娘,高考分数不算高,在本科线边缘摇摇欲坠, 填志愿的时候,看着那些心仪的省内公办院校,分数都比较高,她根本够不上。
为了保险起见, 她在志愿表的最后一栏填了新疆的塔里木大学,对她来说,这只是一个“保底”的选择,想着反正不太可能轮到,完全没当回事。
可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,当录取结果公布, 手机屏幕上赫然出现“塔里木大学”四个字时,她彻底懵了,随即抱着手机崩溃大哭。
这眼泪,真不是矫情,从东北的家到新疆阿拉尔,地图上拉出一条超过五千公里的直线,坐火车单程六十一个小时,来回一万公里,这要还是坐票,就有的受了。
这意味着,大学四年,除了寒暑假,再无归期,想家了怎么办,想和朋友搓一顿麻将怎么办?这些曾经的日常爱好,瞬间成了奢侈。
想快点?那就得坐飞机, 可往返一趟动辄上千块的机票,比一年的学费都贵,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,这笔开销,无疑是不小的压力。
她的眼泪,成了全网的段子
视频里,这个姑娘一边抱着手机一边哭,眼泪把妆都哭花了,整个人都懵了, 她表姐在另一头倒是挺兴奋,半开玩笑半幸灾乐祸地说:“塔里木大学在黑龙江一共就招八个人,你这不是中奖了嘛!”
很快,这份“中奖”的喜悦,就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全民狂欢,网友们的才华,此刻喷涌而出,有人调侃这是“从鸡头干到鸡屁股,凭一己之力给祖国系上了安全带”,地理学得那叫一个扎实。
有人引经据典, 说是“从宁古塔发配到塔里木,我嘞个流学之路”,求学硬生生被说成了流放。
更有人脑补出了一幅画面: “这不是和平精英沙漠地图吗”,字里行间,是对边疆生活最淳朴也最刻板的想象。
“国庆放七天假,你坐火车到家喊声妈,就该返校了。”这种扎心的玩笑,最让人哭笑不得。
网友们并不是幸灾乐祸,那份热闹背后,其实是对这种极端遥远的求学经历,抱有的强烈好奇与一丝丝共情。
玩笑归玩笑,塔里木大学,还真不是网络段子里那个“鸟不拉屎”的地方,恰恰相反, 在懂行的人眼里,这所坐落在祖国西北角的本科院校,是一颗被严重低估的明珠。
最实在的,是钱,当内地的大学学费动辄上万时, 塔里木大学一年只要三千多元,宿舍费更是便宜到让人心疼,千元上下就能住进宽敞的宿舍。
这所大学对学生的好,带着一种西北人特有的豪爽,逢年过节发福利是基本操作, 校庆时直接给每个学生发200块现金补贴,这种“宠溺”,让多少内陆高校的学生看红了眼。
更硬核的,是实力,塔里木大学有农学、园艺、畜牧这些王牌专业,在整个西北地区都是响当当的“硬通货”, 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在80%以上。
校园里,食堂超市快递点一应俱全,生活便利得很,有毕业生深情回忆, 学校里种的瓜果,尤其是葡萄,熟了就挂在藤上,学生路过,随手就能摘来吃,那份甜,是别处尝不到的。
很多从塔里木大学走出来的学生,回看那段岁月,都觉得遥远并不是坏事, 远离了家乡的舒适圈和灯红酒绿,反而能让人收起那颗贪玩的心,一头扎进书本里,踏踏实实地为未来铺路。
更何况,新疆本身就是一本厚重而壮丽的教科书, 戈壁的日落,天山的雪峰,草原的辽阔,还有那浓郁的民族风情,都是坐在内地教室里无法体会的生命经验。
这种磨砺,会让一个人的心胸和眼界,都变得不一样,对于许多家境普通、分数又不占优势的考生来说,这里提供了一个成本极低、回报却很高的逆袭机会。
结语
人生就是这样,你永远也猜不到下一个“盲盒”会开出什么结果,可能是好事,也可能让人一开始有点难接受。
但只要有勇气去面对、去打开它,不管起点多么冷清、多么不顺心,最后也能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,过出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参考信源:股票配资交流平台
参考信源:
发布于:重庆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