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十二年股票配资交流平台,徐庶这位与刘备关系深厚的谋士,极力向刘备推荐了正在田间劳作的诸葛亮。
其实,这并非刘备第一次听闻诸葛亮这个名字。早在六年前,当刘备被曹操击败,流离失所之际,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曾对他言道:“识时务者,唯有俊杰能成大事,此地自有卧龙凤雏两位奇才。”
这里所说的“卧龙”,正是后来声名远扬的诸葛亮。至于为何刘备迟迟忍耐了六年才亲自去请诸葛亮,这细节倒显得并不那么关键,重要的是,刘备最终没有辜负徐庶的推荐,亲自前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。
诸葛亮是个极为善于把握时机的人,他时刻准备着向天下展示自己的才华。在刘备屡次拜访之后,诸葛亮以《隆中对》的宏伟谋划彻底折服了刘备。
《隆中对》绝非寻常谈话,而是奠定蜀汉政权数十年的基本国策,这一战略方针指引着刘备稳扎稳打,最终在乱世中三分天下。
然而,谁也未曾料到,等到蜀汉政权稳固之后,制定并支持这一战略的两位关键人物竟然会亲手打破它。
刘备之所以破坏这个战略,缘于一时冲动,欲为结拜兄弟关羽报仇,几乎倾尽蜀汉全国兵力讨伐孙权。结果,他被陆逊以火攻烧毁连营三百里,蜀汉原本大好的局势因此惨遭重创。
展开剩余84%这场伐吴之战的失败,虽然未彻底覆灭蜀汉,却断送了刘备的性命。刘备死后,蜀汉的军政大权全落入诸葛亮手中。他所扮演的角色,几乎与曹操当年架空汉帝的权臣身份无异。
诸葛亮稳固政权后,渐渐对现状不满,甚至有些忘却《隆中对》中对益州形势的分析,开启了连续数次的北伐行动。
不可否认,诸葛亮的北伐并非明智之举,自第一次北伐开始,失败的阴影便挥之不去。那次北伐不仅损失了十一位大将,单是将领名单便足以显示败局的惨烈。
刘备兵败夷陵后,蜀汉政权陷入严重危机。在此关键时刻,曹魏自然最乐见蜀吴相争。两者皆难以独自抵抗曹魏,于是联盟成为蜀吴双方最稳妥的选择。
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自然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,他摒弃了刘备对孙权的怨恨,派遣使者与东吴重新缔结和平盟约。
这一步棋走得极为精准,为蜀汉赢得了两年多宝贵的休整时间,使国力大幅提升。
从此,诸葛亮开始着手谋划北伐大计。为扫清后方障碍,他亲自率兵南征南中,平息叛乱,确保北伐时后方无忧。
建兴五年,他上奏《出师表》,随后与赵云率军驻扎汉中,北伐大计正式启动。
次年,魏文帝曹丕驾崩,曹睿继位掌权。诸葛亮视此为千载难逢的良机,遂正式点兵动员,向魏国开战。
北伐前夕,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由自己率五千精锐兵力奇袭关中,然而诸葛亮因担忧风险过大,婉拒了这条计策。若采纳此计,或许后来马谡失守街亭的惨剧就能避免。
诸葛亮定下计划:赵云率疑兵佯攻关中,以吸引魏军主力,而自己则率主力部队直攻祁山。
因魏国未料蜀军会主动出击,防备松懈,陇右五郡中竟有三郡投降,诸葛亮首次北伐获得开门红,正式拉开了战争序幕。
诸葛亮在陇右连战连捷,令曹魏上下震动。新君曹睿迅速稳住局势,亲自镇守长安,派遣曹真抵御赵云,派张郃迎战诸葛亮,同时派徐邈率军反攻南安郡。
曹睿此举威慑力十足,令诸葛亮颇感棘手。
尽管诸葛亮的指挥能力饱受争议,但他对各路将领的实力评估却极为精准。张郃作为魏国名将,此番必定会力争抢夺战略要地街亭。
既然如此,诸葛亮必须派出一位能抗衡张郃的将军。然而当时蜀汉正值将才断层,老将赵云被派往关中,合适人选难觅。
就在诸葛亮进退维谷时,参军马谡主动请缨,愿为丞相分忧,率军守街亭。马谡虽是诸葛亮心腹,却绝非守街亭的最佳人选,因其能力难以服众。
然而,诸葛亮最终还是答应了马谡的请求。为确保街亭稳固,诸葛亮反复叮嘱,还派高翔、魏延分别在街亭两侧接应,部署极为谨慎。
可惜马谡自负轻敌,置副将王平的劝告于不顾,将军队驻扎在孤立的山上。待张郃抵达,便将马谡军团包围山下,并切断水源,致使马谡军队大乱,街亭失守,马谡本人逃窜而去。
高翔未能支援,因遭郭淮击败;魏延则被张郃堵于山谷,无力相助。
街亭失守,蜀汉北伐初期取得的有利局面荡然无存,失败已成定局。
更糟糕的是,赵云在褒斜道也遭曹真击退,这并非赵云能力不济,而是兵力过少,难以抵挡魏军主力。
诸葛亮对此深感遗憾,痛叹北伐失败。为挽回颜面,他征调西县千户人家支援,随后带军撤回汉中。
北伐虽已结束,诸葛亮必须给此次惨败一个交代。马谡侥幸逃回,但无法全身而退。
诸葛亮严明法纪,斩杀马谡、张休、李盛三位将军,再加上北伐中阵亡的阳群、丁力、马玉、阎芝、白寿、刘郃、邓铜,合计十一位将军陨落。
此外,校尉级别以上的官兵损失更是超过七十人,诸葛亮可谓倾尽家底。
最令人惋惜的,是赵云也在不久后去世。作为先主刘备的老将,赵云虽损失最小,但他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的败绩。尽管诸葛亮口头称赞赵云,实际上却贬了他的官职。年迈的赵云最终郁郁而终。
或许有人说,北伐失败后,诸葛亮也自降三级官职,但这不过是俸禄减少,实权依旧牢牢掌握。赵云则不同,他失势后终究命运悲凉。
算上赵云,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共损失了十一位将军。虽多数无名,但未来难说不会成为名将。蜀汉正急需新一代将才,这么大规模的损失对国家无疑是致命打击。
尽管如此,诸葛亮坚信北伐必胜,随后又发动了四次北伐,结果却是耗尽蜀汉国力。诸葛亮去世后,蜀汉已成烂摊子,刘禅与姜维等人难以收拾残局……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等。
(图网,侵删)
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